網頁

2013年9月4日

OTEC 骨科醫療器材研磨拋光成果發表

拋光研磨前後處理比較:
Photobucket Photobucket
Photobucket

IEK:台灣醫療器材2010年產值達6160億元 骨科器材為下波商機


2009/05/04 07:22

台灣生技產值占全球的0.6%,目前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地位並不高,工研院IEK ITIS計畫組長簡義忠指出,預估至2010年台灣生醫醫藥產值可達6160億元,且醫材產業成長幅度大於製藥產業;而近日在國際骨科器材訂單持續轉向亞洲下,可望替台灣廠商帶來新的商機。
回顧2006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,在BostonScience宣布買下心血管醫材大廠Guidant之後,這件高達270億美元的醫療器材併購案,代表企業大型化的趨勢;而醫用植入物新產品市場的爆炸性成長,也帶動國際資金大幅流入醫療器材的產業中。台灣方面,整體醫療器材產業也穩定發展,成為生技領域中引人注目的明日之星。
台灣醫療產業定位集中於研發生產端,承接OEM與 ODM的業務,未來發展也將朝向資通結合的電子醫療儀器。簡義忠進一步指出,以2006年台灣醫材產品結構來看,台灣醫材產值為14.7億元,產品多以輪椅、代步車、血壓計、體溫計、血糖計等居家用消費型產品最多,占56.8%,醫院用大型儀器類則明顯偏低,僅占0.73%。

Photobucket
產品最多,占56.8%,醫院用大型儀器類則明顯偏低,僅占0.73%。
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 Photobucket
Photobucket Photobucket
而觀察2004年至2006年台灣前十大出口醫療器材廠商,第一名至第三名分別為電動腳踏車的必翔,國睦工業及隱形眼鏡代工的精華光學,出口值都在10億元以上,而台灣上市上櫃的醫材廠中,還包含第四名的五鼎生物技術、第八名的雃博。
簡義忠指出,台灣醫材產業1990年代起出口逐年成長,雖然部分產品如手套及血壓計生產基地逐漸外移,但是仍然有新的產品訂單如血糖計與隱形眼鏡持續移入台灣,使得產業仍能維持相當的成長。此外,由於骨科器材未來在亞洲市場前景看俏,部分價值鏈活動將轉向亞洲,可望替台灣醫療產業帶來新的商機。
台灣長期投入骨科領域、進行研發工作,在亞洲具有相當的競爭力,如人工關節的設計與製造均為亞洲第一,但整體產業規模仍然比不上國際廠商。目前台灣包含聯合骨科、陽明人工關節公司、冠亞生技等10家廠商,研發、製造、行銷各有其專長之處;其中聯合骨材與全球知名醫療大廠「smith & nephew, inc.」簽訂5年長期代工合約,也在今年年初以自有品牌進入美國市場。
不過簡義忠也指出,上游的醫用鈦金屬原料仍仰賴進口,而骨科產品也將面臨嚴苛的醫院通路,以及各國產品審查法規與健保制度的差異,產品出口擴散不易。
整體而言,台灣醫材產業為製造與外銷導向的產業,年成長率超過20%,但相關產業仍然尚待有效整合,以發揮全面的產業能量。
鉅亨網記者謝艾莉/台北‧11月21日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